黄梅戏音乐盛宴徐代泉的旋律传承
他的家乡流传着庐剧的美妙旋律,他在那些旋律中长大,耳濡目染。1958年,他凭借精湛的二胡技艺,被安徽省艺术学院录取学习庐剧音乐。那时,他对庐剧的热爱远超黄梅戏,当他毕业时,只有他一人坚持,而学校却突然撤销了庐剧专业。当时何合浓被分配到庐剧团,而徐代泉则被留校任教。他心存不解,但学校领导给出的理由让他深感珍惜:“我们要为庐剧留下种子。”然而,这份种子未能在30多年的间隔里成长。
为了尽快掌握黄梅戏音乐,徐代泉采取了一条艰难之路——与黄梅戏表演班学生一起上唱腔课。他一边听老师,一边记谱,功夫高强得比小朋友还快。最终,他几乎独自编写了学院的所有黄梅戏教学曲目。这段时间充满了苦与难:苦的是熬人的日子;难的是戏曲音乐学问浩繁而又少人问津。而作曲家们往往伴随贫穷和孤寂,他们的心灵深处只有创作才能找到慰藉。在创作过程中,有时候连续七八天都无法写出一个音符,那种状态就像身不由己、梦醒也想着它。但一旦作品完成,那种轻松愉悦也是难以言喻。
徐代泉的一生可谓是三位一体:教学、创作和研究。他作为教师,不仅教授本校,还客座教授中国戏曲音乐学院,即便退休,也从未停止过工作。他的创作包括电视剧和舞台剧,以及为60多部教学用影片撰写歌词,涉及诸多地方歌谣如黄梅戏、庐剧、京劇等。此外,在1987至1994年期间,他参与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戲曲音樂集成·安徽卷》,并主编“泗州戲”、“安慶弹腔”章节,获得“編纂成果二等獎”。
谈到黄梅戲音樂電視劇,无人不知其巨匠——徐代泉。65岁高龄的他曾经担任近20年的安徽藝術學校與安徽大學藝術學院戲音教研室主任,如今仍担任中國戲曲學院與安徽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其名声遠播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