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牛郎织女徐代泉的音乐奇缘
徐代泉,黄梅戏音乐工作者,他的家乡流行庐剧,从小在庐剧的旋律中长大。1958年,他凭借拉二胡的技艺考入了安徽省艺校,学习三年庐剧音乐,并学会作曲。他对庐剧的情感深厚,但学校撤销了庐剧专业时,他被留校从事教学。领导解释说:“我们要为庐剧留一个种子。”然而,这个种子没有机会发芽、开花、结果。直到1993年,省艺校才再次招收庐剧班。
为了掌握黄梅戏音乐,徐代泉采取了一条笨办法——与黄梅戏表演班的学生一起上唱腔课。他记谱速度快,最终成为编写艺术院校黄梅戏教学曲目的主要人选。这一过程既苦又难,因为学者往往面临清贫和寂寞。但徐代泉全身心投入创作,每当遇到困难时,他就会沉浸其中,无论是悲伤还是欢乐,都会将其融入作品中。
徐代泉一生致力于教学、创作和研究。他不仅在本校担任教授,也是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在创作方面,他不仅为电视剧和舞台剧谱曲,还为60多部教学剧目撰写音乐,为包括黄梅戏、京劇等多种传统艺术做出了贡献。在研究领域,他参与编纂《中国戲曲音樂集成·安徽卷》,并获得“编纂成果二等奖”。
作为安徽艺术学校和安徽大学艺术学院曾任主任的老一辈人物,65岁高龄的徐代泉依然活跃于学术界,不断传承他的知识与热情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