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配 黄梅戏音乐之韵徐代泉的悠扬篇章
徐代泉,庐剧音乐的忠实传承者,他的童年与庐剧的旋律交织在一起。1958年,他凭借出色的二胡技艺,被安徽省艺术学校录取。在那里,他深造了三年,学会了作曲,并对庐剧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和专业知识。当时他的同龄人中,只有他坚持学习,而其他人都选择放弃。但就在他准备展现才华的时候,学校突然撤销了庐剧专业。这让徐代泉感到迷惑,因为他认为自己应该被分配到庐剧团去。然而,学校领导解释说,他们希望留下一个种子,让它能够在将来发芽、开花、结果。这个种子没有机会成长,但30多年后,当安徽艺术学校重新招收庐剧班时,徐代泉已经转向黄梅戏。
为了掌握黄梅戏音乐,这位音乐工作者采取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跟随黄梅戏表演班的学生上唱腔课。他一边听,一边记谱,以其非凡的手艺比十几岁的孩子学得更快,最终成为教材中的主要作曲家之一。这段时间充满挑战和艰辛,但也孕育出了他的许多经典作品。
徐代泉的一生可谓是三业并进:教学、创作和研究。他在教育方面担任过多个职位,并且是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在创作方面,不仅为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和舞台劇提供了原声,还为60多部教学剧目撰写过乐谱;而在研究领域,他参与编纂《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主编泗州戲和安庆弹腔部分,在此工作中获得“编纂成果二等奖”。
至今65岁高龄的徐代泉依然活跃于文化舞台。他曾任近20年的安徽大学艺术学院戏音教研室主任,现在仍担任中国戏曲学院及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无论是在教坛还是文坛,都是一位令人敬仰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