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古神话故事大全中伪军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
它由什么人组成的?又有什么特别之处?
据曾于1942年受党派遣打入汪伪部队,任伪7师中将师长——伪34师参谋长的“卧底将军”施亚夫回忆说:“伪军一部分人是没有组织、自发地抗战,觉得收编他们不行,于是他们最后走了伪军这条路;另一部分就是工人,其中少数是被日军俘虏过来的。”
在华日军对各地政策不同,导致伪军的组员各有差异。彭施鲁时为抗联二路军第四軍留守处主任,在困难的时候,他说:“在困难的时候,叛逃是很难避免的。”杨靖宇的一位师长名叫陈斌,他投降日本以来带着日本人拼命地打我们。
随着战事发展,一些正规軍,在第一、抗戰第二原則下投降日軍。1941年,有一个少將參議林建五公開表示:“敵後堅持確實不易,只要萬不得已時,可以考慮投靠問題。”
此外,一些與蒋介石不合的“雜牌軍”,為保存實力,也舉起了降日白旗。恽前程老人說:“我們從部隊裡出來,這個名義叫曲線救國。原本在中,他們的任務是叛變之後還會回到敵方,所以他們和日本人一起三家集合起來共同對付我們。”
據1946年統計,在新四軍左勇印象中的戰鬥力低廢,“他們愛逃跑,我們光追擊就把他們的隊伍追垮了”。這除了不是正規軍外,也因為日軍對於配備給偽軍的人員和物資進行嚴格限制,並且每個班都配有日本兵監視偽軍動作。
一個夏天晚上,一個暫編五十一師上尉連長易慶明曾經和一個汪偽士兵在戰場上聊過話。在易慶明記憶中,這個汪偽士兵還有些良心,“他說:‘我告訴你,你們為什麼打我們呢?’”
最後隨著太平洋戰爭失利,大多數敵占區主要依靠於偽軍維系,不久後很多偽軍從1944年開始纷纷撤退或反水。而當抗戰勝利後,由於缺乏資金和物資,大部分投降者首選的是八路,但也有人認為這與陳誠拒絕收編其餘未能快速返回中國大陸並繼續抵抗日人的真正原因有关。
(涧清摘自《我的抗戰:300位親歷者口述歷史》,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崔永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