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的三大低谷从汉末到金末的衰落
汉末之乱
在汉朝鼎盛时期,中央集权制度与儒家文化相得益彰,国力强盛。但是到了后来,由于内部矛盾激化、外患不断,加上士人政治斗争日趋激烈,最终导致了王莽篡位建立新朝。随着西域各族的侵扰和内忧外患,东汉也逐渐走向衰败。曹魏、蜀汉、三国并立的情形显示出了中央政权瓦解的情况。而之后历经多次战乱,直至晋室南渡才算稍有稳定,但随即又陷入五胡十六国的混沌之中。
五代十国时期
北周、隋炀帝统一六合后,国家再次分裂为十个小王朝,这段时间被称为“五代十国”。这段历史特点是频繁更迭,无所谓君主承认,只是各地豪杰起兵自立,以地方势力互相攻伐。这一时期国家治理无规律,每个政权都非常短暂且动荡不安,没有形成长久稳定的中央集权制度。
金末覆灭
金朝曾经以其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达到了鼎盛,但最终却因种种原因走向崩溃。首先是人口减少严重加剧了劳动力的短缺,同时税收无法满足国家开支,再加上蒙古铁骑的威胁不断增加,最终在元世祖忽必烈的大举进攻下,一度强大的金朝迅速土崩瓦解。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人口死亡或者逃离,而遗留下来的土地资源也被掠夺殆尽。
辽亡与宋室南渡
辽帝国虽然拥有庞大的领土和军队,但是由于内部腐败和外部压力,它最终遭受了蒙古人的攻击而告破产。此时宋江集团与方腊起义等问题让北宋政府忙不迭,而同时辽帝国则面临来自西方乃至整个东亚地区其他民族的威胁,最终在完颜阿骨打领导下的女真族发起了一系列连续性的战争,并最终成功击败了辽帝国,从而完成了对华夏文明世界的一次重大转变。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
明清交接期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极其复杂和混乱的时候。这是一个由明清过渡带来的巨大社会变革期,在这一阶段里,由于自然灾害如鼠疫爆发、旱灾等,以及持续不断的人口流失以及农民起义(如李自成领导的大顺),造成了社会秩序彻底崩溃。当努尔哈赤创建满洲八旗武装并开始扩张势力,并最终于1644年推翻明朝,被康熙帝继任后继续进行改革,使得清王朝取得最后胜利,对此之前已经疲惫不堪的地理环境进行了一番整顿,为何种形式新的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