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名人刘昉河北的传奇之子跨越时空的智者586年
刘昉(?-586年),博陵望都人,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他的父亲刘孟良曾在北魏时期担任大司农卿,并随孝武帝入关,被宇文泰提拔为东梁州刺史。刘昉个性狡猾、手腕灵活,在北周武帝时期因其才能被任命为皇太子侍臣。在周宣帝的赏识下,他得以进入宫廷,受到重用,授予大都督之职,并与御正中大夫颜之仪并列为亲信。
然而,当周宣帝病重时,刘昉与郑译等人密谋,以杨坚辅政,而后又巧妙地促使汉王宇文赞离开宫廷。这一系列策略使得杨坚成为实际上的权力掌握者,并最终篡夺了皇位建立隋朝。在这一过程中,刘昉作为关键人物受到了杨坚的青睐,被封为黄国公,与沛国公郑译并称“黄、沛”。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过度自负和对钱财利益的沉迷,以及对政治事务缺乏真心参与,刘昉渐渐失去了杨坚的信任,最终被替换掉。他试图通过反叛来恢复自己的地位,但最终失败而伏诛,其家产也遭到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