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之光朱由嵩与元朝的征途
朱由嵩,弘光帝,1644年至1645年间执掌大位。在顺治元年的第一个五月之初,他被凤阳总督马士英联合江北四镇拥立为南京的监国。仅仅两周之后,即五月十五日,他正式登基称帝,以“弘光”作为自己的年号。
朱由嵩是明朝神宗的孙子,其父福王朱常洵所生。他最初被封为德昌王,然后晋升为世子。在崇祯十六年的末期,当农民起义军席卷北方时,朱由崧流离失所于淮河流域。那时南京尚存的一部分明朝势力在商议迎接一位君主以稳定这座城市。随后,他们决定挥师北上,并出现了拥立潞王和福王之间的权力斗争,最终在马士英的压力下,史可法等人同意让福王朱由崧称帝。由于其拥戴者的功绩,马士英等人控制了朝政,并重新提拔了一批阉党余孽,这些人贪污腐败并且滥用职权,与东林余党中的高弘图等人形成对立。
清顺治二年的第三个月份,一名宁南侯左良玉声称奉命太子的密诏,将率兵诛杀奸臣马士英,以此来清除异己。这场动荡开始于武昌,最终进逼到了南京。当时清军迅速向南推进,他们连续攻克徐州,再次渡过淮河直到抵达扬州城下。不久后,一支清军跨越长江并占领镇江。这时弘光帝带着逃亡队伍前往芜湖。而当赵之龙、王锋、钱谦益等大臣将南京城投降给清军的时候,大约是在五月十五日;二十二日,朱由崧最终落入敌手,被押往北京处决,从而结束了弘光政权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