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思路宋朝历史网
首页 > 文化与艺术 > 孔尚任之逝犹如元朝灭亡的悲剧1708年2月14日

孔尚任之逝犹如元朝灭亡的悲剧1708年2月14日

公元1718年2月14日,清代戏剧家孔尚任去世。孔尚任一生创作颇丰,其诗文集如《石门山集》深受读者喜爱。而他最负盛名的作品是戏曲剧作《桃花扇》,这部传奇以南明时期名士侯方域与秦淮美人李香君的悲恋为背景,通过离合情感深刻反映了历史沧桑。借助于离合之情抒发兴亡之感,这部作品广受欢迎,不仅吸引了众多读者,也赢得了观众的心。

在山东曲阜的孔林中,有一块明正统八年(1443年)黄养正所书写的“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石碑。在这块碑前,有一个令人费解的事实:矮墙建造遮挡了一部分碑文,只露出“大成至圣文宣干”,而“王”字底下的一横被遮掩,使得完整的文字无法看到。这道矮墙背后隐藏着一个故事:康熙二十三年,当康熙皇帝来到孔林朝拜孔子墓时,他发现碑上的字迹是:“大成至圣文宣王之墓”。面对这种尴尬局面,祭祀仪式仍旧进行,但康熙皇帝并未向前行礼。就在此时,《桃花扇》的作者、自称为孔子的第六十四代孙的孔尚任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他立即命令人们用黄绸将碑上“文宣王”两字盖住,并添加上了“先师”二字,使其变成了“大成至圣先师”。随后,康熙皇帝终于能够顺利地进行祭拜。

这个充满智慧和厚黑意味的小故事,就这样流传下来,以防止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因此,在孔子的墓前便修建起了一道矮墙,将原本完整但不当出现的问题部分遮蔽起来。

标签:

猜你喜欢

宋朝文化与艺术 黄河底下有多恐...
在这段历史的迷雾中,孙尚香被塑造成了一个神秘而又复杂的人物。她的真实名字遗失于时光的长河,而她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则更添了一层传奇色彩。她不仅才情出众、...
宋朝文化与艺术 天界之恋云中织...
一、天界之恋:云中织女的悲歌 在中国神话故事中,关于织女和牛郎的传说是最为人熟知的一段情诗。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普通农夫与天上的织女之间的爱情悲剧。 二、...
宋朝文化与艺术 中国神话故事集...
龙的起源与特性 在中国神话中,龙是一种具有五彩鳞片、羽毛和火焰吐息的神奇生物。它们通常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有着强大的力量和智慧。根据古代文献记载,龙有多种...
宋朝文化与艺术 在教育中使用神...
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教师和家长经常面临着如何有效地吸引孩子们学习的问题。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一些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儿童的学习需求。然而,有一种古...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