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思路宋朝历史网
首页 > 文化与艺术 > 孙怀仁黄梅戏女驸马在社会舞台上的艰辛历程

孙怀仁黄梅戏女驸马在社会舞台上的艰辛历程

我,孙怀仁,从1950年考入安徽艺术专科学校戏剧科开始了我的表演之路。在那里,我接受了严格的训练。1958年,那位传奇性的京剧名伶梅兰芳来到了安徽,与我们共度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当她在舞台上演绎黄梅戏《打焦赞》中的杨排风一角时,我对她的扮相和技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她还亲自指导我化妆,教我挑花线的动作,这些经历至今仍让我心存感激。

进入黄梅剧团后,我有幸扮演多种角色,从花旦到刀马旦,再到彩旦、老旦和娃娃生,每一个角色都为我的艺术成长添砖加瓦。在与严凤英、王少舫等资深艺术家的合作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宝贵经验,还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1980年,我决定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水平,因此踏上了学习导演的道路。在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进修期间,我系统地学习了世界各流派的戏曲理论,并积极参与自编、自导、自演。我还与同学们互相学习,交流思想,这份热情和劲头至今仍然挥发在我的每一次创作活动中。

一年后的回归,让我有机会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不久之后,我们就排出了节目去香港进行巡迴演出,而后又成功制作了《龙女》、《风尘女画家》和《无事生非》这三部作品。这三个故事被人们称为“马兰三部曲”,其实它们也是我个人职业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作为一个出身于表演领域的人,对于如何帮助其他人成为更好的表演者,有着独到的见解。我知道怎样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所以在很多时候,我既是他们展示自己才能的地方,又是一个愿意倾听并提供支持的朋友。

退休生活虽平静,但对于黄梅戏艺术发展的问题,我的思念从未停止过。我认为,要想让黄梅戏持续吸引观众,就必须不断创新,同时不能忘记其精髓。而创新本身也应该是以增强传统文化魅力为目的,不应偏离原有的核心价值。站在历史长河的一隅,在推动黄梅戏向新的高度发展过程中,我感到自己承前启后的责任重大,即使已经退役,也依旧乐于分享自己的见解,为新一代艺术家指点迷津。

标签:

猜你喜欢

宋朝文化与艺术 李源背后的女拳...
在湖南省醴陵市泉湖体育馆,47岁的刘天姿正全力以赴地准备即将到来的太极拳展演。她的梦想不仅是成为当地知名的女拳师,更是要致力于中华武术的传承。刘天姿解释说...
宋朝文化与艺术 李元膺外国学生...
李元膺:外国学生宿舍谋杀案数据驱动深度分析 在东平(今属山东省)出生的李元膺,是一位南京教官的身分,他的生平信息并不多见。绍圣年间,李孝美创作了《墨谱法式...
宋朝文化与艺术 明代皇帝统治时...
一、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的一个强大帝国,历时近三百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明朝的君主们各有千秋,其中一些皇帝因其卓越的统治能力和成就而...
宋朝文化与艺术 朱瞻基短命明朝...
朱瞻基,明朝著名文学家与政治家,其短命生涯让人深感悲凉。为啥朱瞻基短命? 为什么历史总是这样安排? 在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的繁荣往往伴随着强大的中央集权制...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