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思路宋朝历史网
首页 > 文化与艺术 > 京剧票友陈希曾的艺术之旅

京剧票友陈希曾的艺术之旅

在那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北京,陈希曾的家中常有京剧的旋律和戏曲的故事。自小,他便被这些美妙的声音所吸引,在小学时期就开始跟随叔父学习老生的唱腔。在初中期间,他受到了剧评家苏少卿先生的指导,这位老师不仅教会了他更多关于京剧的知识,还使他对谭派唱腔产生了浓厚兴趣。

高中时期,陈希曾又向程君谋先生学习,他这个老师是上海四大谭票之一,对于谭派唱腔尤其是发音吐字方面给予了他深入浅出的指导。他的祖辈们久居北京,使得家庭中充满了京剧文化的氛围,无论是在听戏还是看戏上,陈希曾都能感受到这份独特的情怀。

然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热爱与迷恋——余派。这股热情使他不断寻访名师,并结识了一位著名教师刘叔诒先生。当他考入学化学系后,刘先生聘请他担任江苏戏校京剧系系主任,这让陈希曾有机会更加深入地了解并掌握余派技巧。每当周末休息时,他都会前往南京拜访刘先生,与之共同探讨 京剧艺术,每一次学习都像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演绎京剧中的音韵变化,陈希曾还专注研究《京剧字韵》、《京劇聲韻》等书籍。他不仅阅读这些书籍,还将其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将不懂的地方通过向原书作者苏雪安先生请教来解决,再结合自己的演出经验,使这一过程变得更加自然流畅。

在五十年的职业生涯里,从12岁第一次登台至今,陈希曾从未间断过对京剧的学习和探索。在排练的时候,他向辅导老师白玉英、林澄伯学习身段动作,同时也专门向马宝刚老先生求学,以此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此外,他还尝试反串多种角色,从老旦、小生到青衣、花脸甚至丑角,不断拓宽自己作为一名票友应有的才艺范围。

退休之后,陈希曾继续传授自己的知识给新一代票友学生,并且被上海顺昌路第二小学聘为特色班的京剧教师。此外,他还担任过上海五里文化中心的一把手,以及接受过东方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两次专题采访,其所做栏目均成功播出在电视节目中。而由于他的二十年黄金时代是在南京都度过,所以上海票界送给他一个外号“南宁余叔岩”。

总之,无论是家庭影响还是个人追求,都塑造出了一个多面性的艺术家—— 陈希曾。他以一种特别方式,让我们看到如何将生活与艺术相融合,为人们带来了无尽快乐与启迪。

标签:

猜你喜欢

宋朝文化与艺术 南宋之恸靖康耻...
南宋之恸:靖康耻与岳飞的无声哀鸣 一、历史的交响曲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时而有着沉重的悲剧和不幸事件。靖康之耻,这个词汇仿佛是对南宋国运的一次沉痛打击...
宋朝文化与艺术 宋朝风云录当皇...
在历史的长河中,宋朝是一段辉煌与沧桑交织的篇章。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峰,是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经济繁荣等方面都有显著成就的一段时期。然而,在这片繁华之下,...
宋朝文化与艺术 明朝重要事件发...
锦绣江山变迁:从靖难之役到李自成起义的历史回顾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其重要事件如星辰点缀在悠长的时间线上。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是从靖难之役到李自成...
宋朝文化与艺术 明初边疆扩张背...
一、引言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边疆地区一直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朝建立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中央集权政体,统一全国并进行辽阔的疆域管理,对边疆地区...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