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处理政务时犹如穿越小说中的角色在满语与汉语之间游走仿佛在两个世界间穿梭
清朝皇帝处理政务时,穿越小说中的角色在满语与汉语的交错中寻觅真相。历史记载显示,在清宫剧中描绘的文武百官跪拜迎接皇帝上朝的情景并不常见。实际上,皇帝处理军国大事通常采取召见方式,而官员一般只能在皇帝吃过饭后汇报政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不禁会问:清朝皇帝处理政务时,他们到底是说满语还是汉语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不同情况下的语言使用规则。如果是大型的朝会,那么皇帝基本上都说的是满语。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在清朝中后期,由于深受汉文化影响,许多皇帝也开始说得流利一些。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完全放弃了满语。
如果是召见大臣,则没有那么严格的语言规定。大体来说,如果是满族大臣,那么皇帝就会用满语交流;而面对汉臣,也自然如此。但最根本原因仍然是为了保密,因为早期的一些绝密文件都是用满文记载的,以此来讨好满洲贵族。
许多汉臣也学习了滿語,如張英和張廷玉父子,他们因为精通滿語而深受尊重。同时,为缓和关系,大力鼓励滿族大臣学习漢語。而且,从乾隆之后,乾隆帝特别喜欢漢語,他留下了很多詩篇,並被稱為“十全老人”。
這其中還有個奇才,他一生學習過10種語言,其中包括滿、漢、蒙古等,並且還學習俄羅斯和意大利語。此人便是九阿哥胤禟。他甚至創造了一種方法,用拉丁文寫滿文,這種方式後來成為國際上的標準之一。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一方面因為需要長期統治中原並主宰數以萬計的人口,所以滿族貴族開始逐漸學習漢語;另一方面由於洋務運動的大力推廣普通話以及選擇官音代替各地方言,加速了各地與各民族之間交流的大氣候。從此之後,大清王朝國內主要通用的也是漢語,因此無論光緒或宣統時期,即使他們說的是不同的官方文字,但實際溝通仍舊以漢字進行。
筆者認為,在封建社會中,這樣一個歷史規律始終如一:周邊游牧部落滅亡中原王朝後,只要想要更好地執行統治,就會接受當地文化熏陶,最终融入到當地民族之間。不論元明兩代,或至於秦楚三國,都是一脈相承,可見華夏文化之強盛。在歷史長河裡,每一次統治者的變換,都似乎帶著對美好的追求,不斷試圖將自己的領土納入「天下」範圍內,使得我們今天所見到的中國,是多民族共存、共同繁榮的地方。但即使如此,也存在著權力的腐敗與失衡,比如晚年的乾隆,他貪圖享樂導致政治腐敗,以及他提倡閉關鎖國政策,使得中國開始落後於西方,最终在鸦片战争中遭遇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