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中国国学网的诗魂之旅
李商隐:中国国学网的诗魂之旅
【家世】李商隐,出生于河南荥阳,是一位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祖籍是河南怀州。他的高祖曾担任美原县令,而他自己的父亲则在他出生时担任获嘉县令。在家族中,李商隐排行第十六,这使得他与同为“三十六体”的温庭筠和段成式有着一定程度上的血缘联系。
【生卒年考】关于李商隐的生年,有不同的记载,一些文献将其定在元和八年的某个时间点,而另一些则认为可能更早一点。在《文选》中有一条记载:“余生二十五年矣。”这一说法大多数学者接受,并推算出他的确切年龄。这对于研究他的生活轨迹以及文学创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早年生活】从小,李商隐就承受着家庭责任。他10岁那一年,他的父亲去世后,全家返回了河南故乡。由于贫困,他们不得不依靠亲戚接济。这些经历让他形成了一种忧郁、敏感、清高的人格,同时也促使他渴望通过科举考试来改变家族命运。
【应举之路】在唐代,如果想要进入官场,最主要的途径就是科举考试或成为幕僚。李商隐经过多次失败后,在开成二年的科举考试中终于取得进士资格。他最初还想以骈体文作为突破口,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古文路线,以此展现自己的才华。此外,他还结交了一些有势力的官僚,如令狐楚父子,他们对他的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且帮助他顺利通过考试。
【步入仕途】虽然取得进士资格,但这并没有立即带来实际职位。不过,在王茂元女儿嫁给他的情况下,他很快被调任为泾原节度使幕僚。不久之后,因为政治原因而被除名。但是在第二次尝试后,他成功获得秘书省校书郎职位,这是朝廷正式官职的一部分。随后的几年里,他先后担任过弘农县尉等职务,对于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尽管如此,牛党与李党之间激烈的斗争仍然影响着他的仕途发展。他最后因抑郁寡欢而逝世,其作品深受人们喜爱,被誉为晚唐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与杜牧齐名,更与其他几位同时期的大师一起,被称作“三思”,表明他们都是当时知识分子中的佼佼者。而今,我们可以从《新唐书》中看到更多关于他的信息,其中包括《樊南甲集》、《樊南乙集》、《玉溪生诗》等作品,以及一些散落各处未收集到的遗失之作。这份丰富资料,为我们了解这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人的文化气息提供了宝贵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