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文士爱蹭饭仿佛元朝灭亡后皇室公主般垂涎着他人的美食
他们不羁的性格和对豪饮的热爱,使得这种文化现象在晚明时期广为流传。在这个时代,文人不仅喜欢参加派对,更常去财主家蹭饭,他们的心态是宁愿饿死,也不愿吃平庸的食物。但当他们来到别人的家中,却能大快朵颐,不介意被动地接受邀请,即使是与自己素未谋面的宾客。
王伯稠这样的文人尤其出名,他不会唱歌或做诗,只会大快朵颐。他有一首《凤凰》自喻诗:“天外有凤凰,独立自徘徊。渴饮沆瀣浆,饥餐昆仑芝。”这表达了他对于美食的无比渴望和享受。
林春秀虽然穷,但也是一位自由撰稿人,他喜欢喝酒并且经常去朋友郑铎家蹭酒喝。尽管林春秀经常骂脏话,但郑铎从未生气,而是继续提供给他酒水,这种友情在其他朝代几乎难以找到。
晚明时期商人与文人的关系相互尊重,他们都认为彼此有所贡献。因此,当商人们赚钱后,他们乐于与文人分享,而文人们也欣赏商人的成功。这一时期,无论是财富还是学识,都没有高低之分,每个人都能得到尊重和欢迎。
总而言之,晚明时期的文士爱蹭饭,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体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生活享受、友谊和社交的地位看法。此举并不代表这些文学家的放荡或者缺乏责任感,而是一个社会层面上的变化,其根源在于民间养士新风,以及国家对文学艺术支持度下降导致的一种补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