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何频提不臣不贡的盛世而土木堡之战中疆土失落却鲜为人知
明朝的故事大家知道不,今天就由历史随心看小编带你了解。
所谓的盛世,在我们现在的理解中,就是看哪个朝代的影响力最强大,我们就给他们冠上了一个盛世的名号。而这里的影响力,指的是文化传播,精神征服,武力征讨,开疆拓土,现实征服。
首先我们先来说汉朝。提起汉朝我想大家都不会陌生。秦始皇开创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却在短短的十几年之间分崩离析,之后楚汉争霸,刘邦胜出,并建立了汉朝。
国恒以弱灭,而独汉以强亡。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在中国历史上百多个封建王朝中,汉朝军事能力究竟有多强。在这个时代里,“九世仇犹可报”的思想学说广泛流传,使得百姓敢战愿意战,因此能有“寇可往,我亦可往”的霸气宣言和“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的铁血国策。此外,还有霍去病卫青等人的封狼居胥、勒石燕然,这些成为了后世无数武将至高荣耀。
试问这样的盛世怎样不让人倾佩?然而,在其他时期类似的局面是很难发生的,因为只有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那种对国家安全威胁的情绪激发了人们共同维护国家完整性的决心和行动。
相比之下,被后人称作军事力量最为强大的王 朝,对比其他封建王 朝,一直以草原为最大威胁。在那时期,只除了初建时期因国力不强而休养生息三代之后,在武帝之后历代皇帝对于草原游牧民族都是铁血手段,这种铁血手段保障了国内稳定。不论到了末期,当诸侯国力衰弱三国争霸天下时,比如刘备曹操等人刷外族,就像刷副本一样,不构成真正威胁。
所谓盛世,其实就是国泰民安、外方臣服,但这种情况在某些鼎盛时期也曾发生过。而随着王朝国力的衰弱,则变得被外族侵略。反观于此,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到末期仍旧有无数文臣猛将拱卫边防,使得外族都不敢入侵。这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的家事,而不是别人的事情。
鉴真东渡、贞观盛世让世界知道大唐
相比于Han dynasty 的军事力量,更像是逊色很多。但是唐太宗期间签订了屈辱渭水之盟使得唐帝国损失巨额赔款;还有文成公主进藏的事迹虽然后来被誉为美好的故事,但是这不能否认唐帝国通过和亲稳定吐蕃目的,也无法否认它独有的文化输出同化周围国家方式,即便如此,它依然能够成为一座璀璨如星辰般的地标性建筑——文化传播与同化,是如何用一种独特方式影响周边地区,从而塑造其作为一个伟大帝国的地位?
当谈及为什么会有人经常提起Han 和 Tang dynasty 而非 Ming dynasty 时,那或许因为Ming dynasty 在其整个存在期间一直坚持着“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似乎要遥遥领先于其他任何一位前任。而尽管Tang Dynasty 可能没有那么绝对的一致政策却成功地推动了一系列改革并且展现出了极端显著的一体化与统治效率,同时保持了一定的内政稳定性以及持续扩张边界的情况,但正是在这些方面Tang Dynasty 也显示出了它自己的另一面:即向南发展,与各个地方势力的互动,以及不断扩张疆域导致的问题,如海禁政策和郑和七次西洋航行等问题,最终导致经济资源大量耗费甚至造成社会矛盾加剧(例如倭寇问题)。
因此,将Ming Dynasty 与 Han 和 Tang比较起来,如果仅仅基于单一标准,如开疆拓土或者文化传播,可以说Ming Dynasty 没有达到它们那个时代那种全面的巅峰状态;但如果考虑到Ming Dynasty 也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阶段,并且拥有自己独特的人物政治哲学,它也不应完全被忽视或遗忘。